从身后汉城逃亡出来的人传出的许多流言蜚语里知道,在汉城,一桩极可怕的事正在发生。
而一路向北逃亡,沿途有不少闻讯的朝鲜国士人也惊恐地加入了逃亡的队伍。
人们争先恐后,即便大雪不停,在这刺骨的雪原上,似乎……能够尽快的脱离国境,抵达辽东,才是他们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刘杰虽然老实,可不傻。
从沿途上不少逃亡之人口里所打听到的消息,慢慢的,他就完全明白了。
其实李隆在两年前,就曾小规模的对国内的读书人进行过清洗。
只是……
那时规模不大而已。
而此次的规模,却是株连极为广泛。
十几日之后,刘杰终于随着一群衣衫褴褛的朝鲜士人一起抵达了辽东,在这里,一支军马已经驻扎了。
带队的指挥使寻觅到了刘杰,才长长的松了口气!
这位刘钦使,可是内阁首辅大学士的亲儿子,是太子殿下和新建伯格外关照过的人,若是死了,自己也就完了。
刘杰惊魂未定,猛地想到大量的朝鲜国士人在逃亡,与这指挥一商量,让士兵们预备收容!
在国境边,一个个的营地搭建起来,随后,一封封的奏报朝着京师方向,飞快而去。
………………
方继藩其实还是挺担心刘杰的。
不管怎么说,这是自己的徒孙啊。
反观有良心的方继藩,朱厚照就显得完全没心没肺了,该吃吃,该睡睡。
只是近来朝中流言蜚语诸多,一个个御史捕风捉影,纷纷上奏弹劾。
弹劾的奏疏具都被留中,这等事,毕竟没有相关的证据,瞎比比个啥,拿真凭实据来啊。
不过,当一个更可怕的消息传出时,朝野震动了。
与太子和新建伯勾结一起的,还有刘杰。
刘杰乃内阁首辅大学士之子,这就让人浮想联翩了。
人们其实是可以理解太子胡闹的,太子的年纪毕竟还小嘛。
人们也是可以理解方继藩的,虽然弹劾奏疏里破口大骂,除了不能说脏话之外,六科御史们能想到的词都用上了。可这位新建伯,年纪也不大,人家还有脑疾呢。
所以,即便是弥天大祸,只要陛下不松口,大家跟着骂一骂也就是了,方继藩的身份乃是武勋,武勋虽现在不及文臣们重要了,可武勋的好处就在于,人们往往不会用太高的道德标准去要求这些皇亲国戚,以及祖上捧了一个铁饭碗传下来的贵族。
毕竟在文臣们的眼里,这些人渣,道德本就不高,会做出这样的事,完全属于阿谀奉承太子,谁也没曾高看过你一眼,再者,方继藩怎么看,都是一个从犯而已。
刘杰就不同了。
丧尽天良了啊。
堂堂内阁首辅大学士之子,一个读书人,竟是参与这样的事,这……还有风骨吗?你还配做读书人吗?
整个士林,俱都引以为耻。
这还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刘健的儿子啊。
那么,这联想就更深了,这是不是刘公授意的呢?
月中,依旧还是大雪纷飞,冷如刺骨。
大明的廷议,如期举行。
百官们聚首,朱厚照和方继藩也被特意拎了来。
本来朱厚照是可以装病不参加的,可惜陛下有口谕,他只得乖乖的来了。
方继藩更惨,身为伯爵,他理应参加五品以上官员的廷议,若是不去,则代表自己心虚,说明自己做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事,为了显示自己光明磊落,方继藩大清早便穿了麒麟服,毅然决然的给了小香香一个拥抱,入宫去了。
午门之外,雪絮飘飞。
刘健身边,李东阳和谢迁正与他低声说着什么。
此时,宫门还没有开,大家在此等候。
这里的气氛很诡异,那些老成持重的大臣,一个个低着头,事不关己的样子。
可年轻的御史、科道、翰林们,却是眼睛发着绿光,时不时的朝刘健方向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