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这个词语,很多时候和大众离得都有些远。在绝大部分人的眼里,这个词语更多的只是那些高档奢侈品才需要涉及到的概念,与大众无关。而中国的奢侈品此时还不算特别有市场,因此也没有多少人会去关注时尚概念,可是杜立鼎却选择了一脚踩进这一摊浑水了。
“别的不说,你的胆子倒是真的很大。时尚界多少年来都是一直被欧洲人掌握着话语权,连美国人都很难分到太多的好处。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竟然想要插手时尚,还想要直接把整个产业颠覆掉,这话说出去,倒未必会有人相信。”
杜立鼎的想法,还是让李希盈觉得有趣。时尚界在很多人看来高深莫测,甚至应该是属于艺术家工作的一部分。可是在商人眼里,一切都是可以计算价钱的。书画如此,雕刻如此,时尚产业自然也是如此。杜立鼎这样对时尚一窍不通的人,只要掌握了商业手段,也能够对时尚圈展开进攻。
“我依然觉得,颠覆时尚界不算什么奇怪的事情。首先,我们有可能插手这个领域:这个产业里最重要的还是制造商和设计师,其他的品牌商的作用更多的是联系上下游以及宣传产品。品牌商的活儿,我们能做,国内的生产制造能力不弱,欧洲人能够造的衣服,首饰,皮包什么的国内都能仿造,在制造环节也没有弱点。设计确实是我们的弱点,可是设计师却也是被他们打压的对象。既然如此,同样是被打压对象,通过互联网联合起来,一起掀起来一场产业革命,把那些销售者和营销者的利润拿过来瓜分,岂不是很好的事情?”
对于自己的计划,杜立鼎不觉得有问题。不懂时尚又如何?经营公司本来也不是看谁更有艺术细胞。
“一直以来,品牌商都是这个行业里面的蛀虫,他们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靠着自己有一块牌子,做的工作最少就可以得到远超别人的收入。既然如此,我们本来就可以利用重新分配利息的方式在这个产业进行洗牌,更何况,他们这些品牌做的工作还不好——就像是一些国内的名牌饭店一样,他们卖的不是产品,是名头。可是饭店好不好吃,人们吃的出来,时尚产品好不好,他们甚至不许人多议论,谁敢质疑他们的产品丑,一概斥责为不懂时尚。他们背离大众太多了,因此也有很大的改善余地:靠着互联网,想要做到这样的事情不难。”
“用互联网把设计师和厂商联系起来?让他们越过品牌商自己讨论制造的事情,然后我们依靠电商和互联网媒体为他们铺货以及摇旗呐喊……听起来有些可能,但是还是有些疯狂。”
“没什么不可思议的,品牌商联系设计师和制造商,也得通过时装周。可比起来时装周,网络是个更大更好的展销平台。通过它,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的看到最新的潮流服饰,立即了解时尚最前沿的消息。而不同于以往的时装周过后,服装还要通过行业内部的评选,对潮流的预估,然后服装半年才能够上市。网络媒体可以简化这个过程。通过数据的收集,厂家可以立即联系设计师,开始新的款式服装的生产制造。说句不太客气的话:以前时尚界半年的工作,放到互联网行业也许就是一周的工作而已。而以前需要那些杂志,媒体,时尚权威们做的事情,给我一个码农,进行数据收集就可以全部搞定了。”
电商的存在很有可能摧毁时尚界——这句话杜立鼎前世就听过,这一世他越发觉得,那不是危言耸听。
以前的商业模式,是设计师设计服装,加工厂把服装生产好了,由品牌商贴牌,最后再交给经销商经销,那么在电商流行之后,经销商经销,以及品牌商贴牌这两个环节,都变简单了很多。
因为网络的关系,人们不需要非得去精品店才能买到那些精品服饰了,那些加工厂因为有了足够的宣传模式,自己也可以宣传自己的商品,不必非得经由品牌商和经销商才能够出货。甚至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就连时尚界的时装周,模特秀这些东西,都有可能被完全取代。
当有朝一日,设计师设计完服装之后,立即就可以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灵感,寻找欣赏自己的厂商联系生产时,时装周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当厂商可以在网络上通过直播让模特展示服装,随时随地的显示自己的服装时,模特秀也失去了价值。当新的衣服出现之后,直接经由电商平台销售时,那些品牌商自然也就该寿终正寝了。
“可是设计师们真的愿意和我们合作吗?”
李希盈问出来了问题的关键:生产环节国内不成为题,可是设计环节,国内还是问题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