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邑考实在想不到纣皇已经忌惮西岐到如此地步,竟连早已脱离了西岐的荆蛮之地也不肯放过,要先行铲除。
却是不知,纣皇见到他这模样才觉得诧异十分,暗道姬昌瞒得好生严密,竟连伯邑考都一味蒙在鼓里。又想到姬昌根本无意将伯邑考当做继承人来栽培,顿觉十分好笑,眼里也露了嘲讽之意,讥笑道:“身为西岐世子,你莫要告诉朕对那东夷迅速崛起,数十年来连番侵扰大商这件事情毫无所知,亦无所感。”
伯邑考一时不能明了纣皇何以将话题突然转到东夷,但他毕竟曾在西岐主政一时,对天下形势心中总有计较,如今被纣皇点拨至此,哪里有不明了的?
纣皇冷嗤道:“你一心向往圣人之道,却来告诉朕,商人助西岐抵御戎狄,太伯、仲雍却挑拨外族,将制铜之法传授与他,使他连年掠夺中原百姓,弄得殷商、东鲁民不聊生,盘古开元至今历代有哪个圣人会做这等事情?”
伯邑考哪里能回答这等问题,他本就不是那种善于颠倒是非、虚伪作态的人,此时被纣皇逼问着,莫说与他争锋相对,连正视对方都已经不能!
他是一诸侯世子,近年来西岐也受过戎人几次进攻掠夺,自然最是明白身为上位主君者最忌恨的事情莫过于外族来袭,那里通外国的更是谁人都能唾弃于他、杀之后快的奸臣贼子!
那东夷族在炎黄时期就已经是中原一大祸害,民风十分彪悍,因是中原产有铜器,武器、装备先进一些才能将他压制住,非是大灾之年不敢轻易来犯。但在太伯、仲雍在紧靠东夷的荆蛮建立吴国之后,东夷人却是忽然掌握了铜器制作之法,其中奥妙伯邑考以往是不曾想过,而今却是立即明了了!
忽而想起年幼之时,主上还是先王帝乙,一次东夷声势浩大而来,逼得帝乙不得不亲自挂帅东征反夷,那时……那时他父亲姬昌曾将他抱在怀中,站在城头向东瞭望,与他以及众位大臣说西岐终于等到复仇的时机,将商王的暴.政推翻……
那时年幼,只懵懂觉得商王杀了祖父,是一等一的凶残之人,父亲陈兵黄河沿岸伺机进攻朝歌,是为祖父报仇,没有什么不对。可如今想想,那受到东西两面夹击的商王帝乙又是何种感想?那被东夷侵略,身陷战火却被他西岐人背叛的殷商、东鲁百姓又是怎样看待他西岐?
他同其他周人一般,一直认定了自己父亲是世上一等一的圣人仁主,而今想来,在那场战争之后,西岐人的仁义在其他诸侯国人眼中恐怕早已是一个讽刺之极的笑话了!
至于太伯、仲雍何以哪里不去,偏要横穿了一个殷商,去与西岐遥遥相对的荆蛮之地为主,伯邑考不愿去想,也实在不敢去想。自幼父亲告诉自己的便是西岐一直对商朝忠心耿耿,结果得来的却是领主被杀的奇耻大辱,因此西岐才要忍辱负重,才要不断积聚力量,待到时机成熟再高举义旗将商朝覆灭!
但若是西岐在太公亶父时就有了谋逆的野心,不惜派出双子前往遥远的蛮荒之地,希图日后对商朝呈夹击之势……这一切却是叫他怎么相信?
想到父亲与吴国内外勾结,促使外族来犯,伯邑考不由得全身颤抖起来,过往坚持的信念已是摇摇欲坠,整个人都委顿在纣皇身边,不能言辞一字。纣皇瞧他这样,觉得十分可怜,便好心地说了一句道:“你也莫要想得太多,太伯与仲雍也是在季历死后,担忧先帝会继续对西岐不利,这才动了借刀杀人的心思。”
伯邑考闻言心口一松,却又听到纣皇说道:“但要朕相信你父亲姬昌没有顺势而为,指示吴国继续挑拨,却是不能的。”叫这姬昌惯常假仁假义、虚伪行事,便是此事与他无关,纣皇也要栽赃在他头上!
伯邑考看向纣皇,多年的教育以及对父亲的崇敬,终究还是叫他忍不住替自己父亲辩解道:“父亲仁义,最疼惜百姓,怎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这些都是……”
纣皇蔑视地白了他一眼,冷哼道:“所以朕要派兵镇压荆蛮,你西岐世子又在这里啰嗦什么?”
伯邑考一顿,张了张嘴,又觉得实在是说不下去,最后只能闭了嘴。
却是在这时候,巫医御七又从外间走来,手上捧了一案食物,端放到了两人面前。见到满眼的食物,伯邑考这才意识到已经一早没有进食,顿时觉得腹内饥肠辘辘。那御七却是将大多食物都摆放在他面前,纣皇反而只得了一碗夹杂了野菜的粟米粥。